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
作者: 李秋香  日期:2010-04-01 来源 :河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文化控制 文化认同 功能变迁 秦汉 民间信仰 
描述:秦汉时期的民间信仰,作为秦汉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民众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解及认识。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民俗学、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和地域文化史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所谓秦汉民间信仰,它的信仰者不仅仅包括处于社会基层的广大民众,而且包括一些地方官吏和皇室上层。秦汉民间信仰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即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大一统的政治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秦汉民间信仰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即传统神祇与新造神灵并存;信仰对象等级性限制的减弱与世俗化特征的加强;神灵地域性特色的相对减弱与一统性特色的凸显;异地神灵与宗教神灵影响的逐渐扩大等。 民间信仰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而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便是其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文化认同是文化控制的前提,而文化控制是文化认同的结果,两者又都是民间信仰所发挥的文化作用之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民间信仰在大一统的文化背景下,在主流文化的强烈渗透下,其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是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也就是说,民间信仰在促进文化认同、加强文化控制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秦汉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地域文化认同、族群文化认同、历史文化认同和异地文化认同。首先,秦汉时期,基层民众以所在地域的基层社神、两个或多个地域的民众以所在地的跨地域人神为信仰对象,围绕着此信仰对象的物化象征,通过对此类神灵的祭献及外在的仪式等群体活动,从而找到了人群的身份归属即实现了彼此的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地域文化认同功能。其次,秦汉时期的华夏—汉族群以始祖神为共同的信奉对象,围绕着信仰对象的物化形式,通过流播有关祖先的创世伟业等神话传说,从而实现了本族群的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族群文化认同功能。复次,秦汉时期的多个社会阶层以古圣贤为信仰对象,围绕着信仰对象的物化象征,通过对古圣贤事迹的重新构建和传播,从而实现了共同的历史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历史文化认同功能。最后,秦汉时期的各社会阶层对西王母这位来自异地的神灵不断进行加工改造,为我所用,随着信仰圈的扩大,西王母成为大家共同的信仰对象,成为正式宗教在中原诞生或普及之前对民众影响最大的一位民间信仰神灵,或者说西王母被异于自身的文化所接受和改造。此为民间信仰的异地文化认同功能。 秦汉民间信仰的文化控制类型主要分为禁忌类、巫术类、儒家伦理类、宗教类等四大部分。它们分别在解除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感、维护家庭和谐、保护个体生命及其身体健康、减缓社会矛盾、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合不同社会阶层地位的差异、明确家庭尊卑长幼的名分、实现对信仰群体的控制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秦汉时期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此时期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功能变迁总体上呈现出地域文化认同的由强变弱及族群文化认同和历史文化认同功能的渐趋增强等方面。民间信仰文化控制功能的变迁主要表现为:从先秦到秦汉之际,巫术类和禁忌类在文化控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西汉中期后,儒家伦理类文化所发挥的控制功能逐渐增强。随着西汉末东汉初佛教的东传和东汉末年原始道教的创立,宗教类文化控制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逐渐突出。但新的文化控制手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有的文化控制手段的迅速消失。相反,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生交融与整合,从而对民众的日常行为及精神世界发挥着强有力的文化控制作用。而国家政策法令的干预和主流文化的影响、人的社会化途径的多重作用、自然迫力的持续及生存危机感的出现、文化交流尤其是异文化对本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等,是导致秦汉民间信仰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等文化功能发生变迁的主要动因。 简言之,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是秦汉民间信仰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民间信仰的多种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功能不仅体现为共时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而导致变迁的动因则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1950-1970年代农业合作化小说研究
作者: 闫薇  日期:2009-06-01 来源 :吉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崇高 日常生活神圣化 互文 文献价值 农业合作化小说 悲剧品性 乡村传统文化 
描述:1950-197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小说,与特定的运动、政策有难以切割的亲缘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在乌托邦的欢歌声中透露出浓重的悲剧品性,蕴藏着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本文认为合作化小说拥有两大特质:一是与“历史文本”互文,文献价值大于审美价值;二是“日常生活神圣化”,具有陌生和狂欢效应。面对合作化运动的冲击,乡村传统文化在固守中被瓦解,在瓦解中又潜伏着。本文还对三大人物谱系进行了归类分析,“社会主义新人”在平凡人生向英雄崇拜转化的过程中,其“政治超人”的荒诞与人类审美追求的崇高形成了悖论命题;“中间人物”有着深厚的恋土情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真实;“问题女性”则是在女性意识缺失层面上的界定。 总之,农业合作化小说研究应该是理性与感性双重作用下的文本细读,应该是历史与现实相互关联中的人文展望。
陶渊明田园诗对《诗经》农事诗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满晓艳  日期:2009-05-25 来源 :延边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事诗 陶渊明 田园诗 《诗经》 
描述:提起田园诗,我们自然会想到我国著名诗人陶渊明,但是对田园生活描写的田园诗,陶渊明并不是最早起始者,因为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很多对于田园生活、田间劳作方面的诗歌,只是那时被称作为农事诗,这些诗歌语言质朴,叙事性较强,且结构形式还不够规范,而且在数量上所占的比重不够多,质量上都不够成熟。从《诗经》中的农事诗到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发展成熟,大致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但在这八百年里田园诗几乎出现了“断档”的情况,儒家文化占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劳动持一种鄙视的态度,儒家贱农的思想不仅“源远”,而且“流长”,千百年来一直弥漫于中国士人的意识中,强大而根深蒂固。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作为名门之后又从小“游好在六经”的陶渊明,却打破了这个传统,第一次把劳动作为赞美与讴歌的对象,开拓了新的诗风,奠定了后世田园诗的艺术风格特色,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他的语言的平淡朴素关系很大,且读起来琅琅上口。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决定了他的创作风格的平淡自然,却不浅薄无味,而且境界开阔,让人回味无穷。 《诗经》农事诗是陶渊明田园诗发展的的一个温厚的母体,无论是在语言风格、思想内容、还是在创作方法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陶渊明的田园诗对《诗经》的农事诗的又有继承与发展。陶渊明的诗歌把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中华历史上的瑰宝,也直接地影响了唐代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山水田园派诗的创作风格。在陶渊明的笔下,田园与劳动第一次在文人作品之中变得有意义,而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则更丰富多彩。他的影响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方面的,他的名士的风范与隐士的精神也对后世的文人志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把陶渊明田园诗与《诗经》农事诗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详细而系统的论述。
当代人类学视野下的“花儿”及其研究
作者: 马莉  日期:2009-05-01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人类学 花儿 文化遗产 
描述:我国民间歌曲中,有一类体裁的歌叫做“山歌”,山歌是人们在山间自由抒唱的一种抒情小歌。“花儿”便是这种抒情小歌,是甘、青、宁三省(区)相毗邻的一大片地区内所流行的山歌,更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地方特色、内容最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和政县科托村的调查,把“花儿”这种民歌看作一种文化系统放在文化区域空间背景中进行研究。本文全面展现了1950年以来,“花儿”这一区域文化作为一面镜子,如何反映当地社会文化变迁、如何与社会结构产生互动的过程,以及与当前的政治、经济、商业、旅游以及全球化的关系的探讨。 全文分六个部分:一“人类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的贡献”:主要论述了人类学整体观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二“花儿区域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境”:描述了河州花儿的历史、和政县松鸣岩的历史地理、以及田野点科托村的地理、历史与文化背景和作者进入田野的过程。三“1950年以来的‘花儿'研究及‘花儿'文本:学者视野中的‘花儿'”是对1950年—2008年间“花儿”搜集和“花儿”研究历史的回顾,同时也描述了“花儿学”研究、“花儿”文本与国家政治形势、文化思潮之间如何发生互动的过程,并对以往“花儿”研究及“花儿”文本进行了反思。四“当地人心目中的‘花儿'”:主要是对1950年—2008年间一个民间“花儿”歌手的生活史的研究。从生活历程、冲突事件、花儿艺术学校、他的学生、国家级文化遗产传承人五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将人物的事件与思想观念变化结合起来,融合历史记忆与自我评价,表现了个人与文化群体、个人与社会变迁的联系。五“‘花儿会'的时代变迁”:(一)主要讲述松鸣岩“花儿会”的历史起源及神话传说;(二)对1950—2008年间松鸣岩“花儿会”变迁过程的概貌性描述。(三)通过参与观察对2006年松鸣岩“花儿会”的组织结构及相关活动进行了深度描述。(四)通过个案访谈讲述政府部门近几年对“花儿”这种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动向以及文化再生产领域的“花儿”的分析。六主要是对“原生态”概念的反思。 本文强调,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的,“花儿”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也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发生了变迁。本文认为,人类学的整体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原生态”的理解有重要的启示。“花儿”的存在有着它们的载体,即“花儿”歌手及当地的民众,他们是“花儿”赖以存在的基础,离开源于心灵的声音(唱腔)、表情(传情于眉目)、动作(行为与追求)、大自然(高山、峡谷、草滩、森林)的庇护以及庙会的净化、虔诚寄托和保护、人头攒动的热烈氛围等等主体和客体的组成的文化环境,“花儿”的生存和传承的基础将不复存在;“花儿”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系统,它们与“花儿”的表现形式和存在形态,即活态的、多元的、群体性、口头表述性,构成了“花儿”这个区域文化的整体。
秦汉农学文献研究
作者: 康丽娜  日期:2009-05-01 来源 :河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秦汉农学 学术价值 农学文献 农业发展史 
描述:秦汉时期是我国传统农学的发展和逐步成熟时期,其在中国农学整个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秦汉农学上承先秦农学“三才”理论的精粹并对它加以发展创新,奠定了我国古代北方旱地精耕细作的技术基础。秦汉农学又对后世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重心南移之后的中国农学在秦汉农学奠定的基础上,向更广的范围、更深的程度发展,使中国农学体系更加完善,分科更加细化。 反映秦汉农学发展状况的农学文献大体的分布是:各代正史《艺文志》、《经籍志》中著录的专业性农书;分散在秦汉其他典籍中的相关农学文献,如《淮南子》、《论衡》中就包含有丰富的农学思想、农学知识的内容;出土的简牍文献中也包含有大量的农学资料,如《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田律》、《居延汉简》中的农学文献资料和《敦煌悬泉汉简》中的《四时月令诏条》等内容。史书《艺文志》、《经籍志》中著录的秦汉时期专业性农书至今均以亡佚,现仅有《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两个辑佚本。学者对这两本农书的研究多仅限于其中具体的农业生产技术,对其农业技术之外的价值未进行深入挖掘。《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除具有较高的农学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在体例上,《氾胜之书》奠定了我国传统农书中综合性农书体例的基础;《四民月令》则奠定了月令体农书的体例基础。在史料价值上,这两本农书也有关于农业经济史、农业教育史等资料可供进一步发掘和研究。秦汉农书失传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与时代背景联系较为紧密的有三个方面原因:秦汉“重农”思想背后蕴藏着“鄙农”观念;秦汉农书未能弥补中国科技重技术、轻理论的缺陷;秦汉农书的载体、流传方式具有时代局限性。 秦汉较为分散的农学文献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基本上涵盖了秦汉农学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反映秦汉生态环境状况、农田水利兴修情况、农业生产水平、农业农谚的文献记载等。我们把仅有的两个秦汉农书辑佚本和分散在史书中的相关农学文献结合起来之后,基本能从整体上把握秦汉时期农学、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当然,秦汉时期还有相当一些有关农学的资料未能记载和保存下来,我们要了解这方面的相关情况还有必要结合已出土的考古材料,并有待于新的考古材料的出土。
马疏及“日损益斋”诗文研究
作者: 王忠禄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马疏 农事诗 唱和诗 陇右地域文化 陇右文学精神 日损益斋古文 陇右文学 日损益斋古今体诗 题画诗 
描述:本文共分四章。绪论部分,结合陇右地域文化,对陇右文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陇右曾产生了一大批杰出作家和著名作品,陇右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相较于其突出贡献而言,学界对陇右文学的关注是十分不够的,尤其对唐以后作家、作品的研究更其如此。我们应从陇右文学的实际出发,对其应有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陇右地域文化与陇右文学的发展紧密联系。陇右文化,是在西北独特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里所说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类。像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和疆域、政区、民族、人口、交通、农牧业等,都属于地理环境。陇右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形成这种文化的基础。同时它也塑造了陇右特有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主要是充满生气,不拘一格和刚毅豪放等。与此同时,农牧文化的劣性在陇右文化中也体现得很充分,如循规、念旧、保守、容易满足等。 陇右文学是陇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陇右古籍十分丰富,张维《陇右著作录》著录甘肃文献约1575种,其中清人著作占近一半。《宣统甘肃新通志》的《艺文类》,收录陇右文献798种。甘肃省图书馆现有藏书270万册,其中古籍10778种,385115册,尚有1900余种,21万册正在遴选分编。如此浩瀚的古籍中有相当一部分与陇右、西北或甘肃有关,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就作家、作品来说,可以说陇右群星灿烂、名作荟萃。《诗经》中歌咏西北的篇什,以及王符、赵壹、秦嘉、徐淑、阴铿、李益、李朝威、李梦阳等,都是闻名全国的陇右作家。就作品形式、体裁而言,陇右边塞诗、传奇小说、敦煌变文、陇右歌谣、花儿等,在中国文学史上特色独具,无可替代。可见,陇右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陇右作家及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清代陇右著名作家马疏,诗文作品颇丰,艺术水平很高,其作品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点,得到时人和后来许多人的好评,但学界对他的关注不够,仅有的一点研究,远不能反映这位作家的创作及贡献。 从第一章开始,论文进入对马疏的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马疏的家世、生平事迹及交游。马疏(1789-1853),字经帏,号南园,巩昌府安定县(今定西市安定区)人。《甘肃通志》有传。马疏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考中进士,入词垣,成为翰林。散馆后,铨授江西龙南县,因父亲请求改任近县,即改铨陕西府谷知县。此后,历任洛南、富平、咸宁等县知县。在陕西府谷、洛南两县,他的治绩突出。他勤于公事,在府谷期间,办理了许多多年未结之案件。因此,这里的老百姓都称之曰“马青天”。道光十一年十月(1831)题调咸宁后,任事一月有余,丁父忧去职。从此遂誓墓不出。后半生在家乡过着躬耕、授徒的生活,是清代陇右著名作家,在当时颇有影响。 马疏归田后生活俭朴,务农之余,还为当地的教育事业作了许多工作。其学生如王笠天、翰林院编修王作枢等,都是陇右著名人物。同时,他在家乡还办了许多社会公益事业。比如,曾主持捐修了许铁堂祠。自丁忧归来后的整个后半生,马疏一直在家乡生活,在劳动之余,常与乡绅、乡贤及好友饮酒赏月、诗词唱和。卒于咸丰三年正月十七日(1853年2月24日),享年六十五岁。 据《陇右著作录》载,马疏的著作有《日损益斋古文》八卷,《日损益斋古今体诗》十八卷,《日损益斋试帖》四卷,时文一卷,《花萼唱和集》一卷。其古文有121篇,主要是代人写的家传、寿序、碑记、祭文等。诗歌1328首,《花萼唱和集》为马考、马疏同著,其中收马疏诗作58首。 本章还对马疏的家世、谱系作了考论。其祖先从河北迁至陕西兴平,后由兴平移到甘肃安定。并对其交游情况进行了考述。马疏的交游,根据其生平的学习与生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中进士之前之师友,如张澍、陆平泉等。第二类,回乡以后之乡友,如李竹坞、苏检斋、安半霞、王杏村等。马疏后半生退隐家乡,于耕种讲学之余,常常与他们诗酒往来,或赏菊、或宴集、或游玩,甚得其乐。第三类,其他。主要指当时定西的地方官员,如王铁山,周古愚等。因资料的缺乏,这些人的情况主要从马疏的诗文考知。 第二章,介绍马疏诗文集的成书及版本,并对其创作分类作了研究。重点研究《日损益斋古今体诗》和《日损益斋古文》。文章从农事诗、题画诗、赠答诗等三个方面,对其诗歌内容及特色进行论述。马疏的农事诗,来自于他丰富的农村生活经历和躬耕田亩的生活实践,诗歌中所描绘的一幅幅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画面,朴素清新。马疏农事诗为当时诗坛带来不少清新气息,与满纸考据、义理的清诗迥然不同。作为清代陇右著名诗人,马疏的赠答诗亦不容忽视。他继承了前代诗人优秀赠答诗传统,抒写真情,使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马疏题画诗数量较多,内容亦颇为丰富。虽然它取材多是人物、山水、走禽、竹菊等,直接触及社会的风俗画很少。但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社会,几乎间接地、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通过它,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艺术化了的人物、山水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的感染,而且还从这些灿烂夺目的折光中,看到社会风俗之一斑,从中给人以可贵的思想启迪和高尚情操的熏陶。第三节对他的散文成就作了概括。马疏散文以应用文为主,其中寿序、墓志铭、祭文等占了大多数,但不乏可读之作。他学习《左传》《史记》和唐宋古文家的优秀篇章,创作出具有一定特点的散文作品。 第三章,对他的文学观作了详尽的阐述。马疏的文学观颇值得关注,其理论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文学创作应有“风骨”、“风雅”。二、文学创作应抒写“性情”。三、文学创作当求创新。他既是清代甘肃很有影响的作家,又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学理论家,他的“风骨”、“风雅”主张,提倡抒写性情和创新理念,不仅指导了自己的创作实践,使其作品达到了“醇乎其醇”的艺术高度,而且直接体现了有清一代作家的文学思想,应当受到学界的重视。 马疏的诗文还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这种意蕴包括:一、反映陇右历史,尤其是他的家乡陇中地区的历史。二、文化价值。在他的有些诗文中,保存了秦陇地区的一些珍贵史料,对现在修地方志很有用处。《定西县志》中的许多人物传,都来自于他的《日损益斋古文》。三、民风、民俗方面的价值。陇右地处内陆,以农为主,这里民风朴素,人情厚道。从马疏诗文,可以看出陇右人的思想和精神。以上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通过对马疏创作的详细研究,得出许多具有地区性特点的启示。第四章,从对马疏这个个案研究引申到对陇右文学的宏观把握。马疏的文学具有突出的地域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他的文学同时也体现了清代陇右文学的创作现状和陇右文学精神。通过他的创作情况,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清代陇右作家创作的一般性。 清代陇右,不仅诗歌、散文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而且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亦有一定的尝试。一些作家透过封建盛世,写出了暴露社会现实,反映人民苦难的作品。当然,此时的陇右文学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作家反映个人思想及生活的作品较多,有的作家传统思想占主要地位,甚至具有迂腐的忠君思想。而反映新的时代气息的作品较少(如民族压迫、商业及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等)。陇右清代文学的现状,大体有如下特点: 其一,文学体裁单一,但诗歌成就突出。清代中叶,社会进入全面繁盛时期。这时候,统治者对表现盛世气象有更加明确的要求,儒家注重诗歌政教作用的传统得到统治者的进一步提倡。[1]所以,相较于其他样式的作品而言,诗歌创作更多。陇右作家也如此。 其二,继承传统多,创新少。政治、思想上的种种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作家们的创作。所以,他们的作品在内容上,较少创新,“继承多而创新少”。陇右因地处内陆,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其三,描绘陇右山河风貌的多,关注社会现实的少。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满清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文化专制政策,不少文人脱离现实,埋首于考据之学,文坛上多是粉饰现实的作品。陇右作家也不例外。虽然,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但其深度、广度都显欠缺。可他们对陇右山川景物的描写则相当多。尽管如此,但清代陇右文学的走向衰微,则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节,论述了陇右文学精神。陇右文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期望世风真淳。“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悲叹反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和对精神家园的选择。作家们对现实世界无能为力,就在文学作品里构筑自己的理想,与现实进行抗争。2、关心民生疾苦。中国古典诗歌极多的一个题材,就是反映民生活疾苦。他们有的是作为受疾苦人群的一部分、当事人来反映的;也有些诗人秉承诗骚传统和儒家思想,有意识地创作。3、克俭于家的优秀品质。陇右自然条件艰苦,人民生活困难。他们只有辛勤劳动,克俭于家,才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活下去。陇右人刚强、劲悍、纯朴、诚实,但同时又安贫乐道,易于满足。这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双重合力的结果,但主要得力于陇右特殊的自然环境的含孕化育。[1]4、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的精神。5、尚武精神。陇右是多民族聚居区,这里自古战争多发,人们有习武的习惯。 最后是附录部分。将马疏年谱、有关马疏的研究资料和“日损益斋”诗的校点附于文后,以便同仁作进一步研究之用。
《诗经》中所见观念的分类研究
作者: 边思羽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政治观念 家庭伦理观念 生活观念 婚恋观念 诗经 宗教观念 
描述:《诗经》是一部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它用诗歌这种感性的方式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历史。大到国家宗庙祭祀、军事战争、朝会宴飨,小到庶民百姓蚕桑农耕、屯戍行役、婚丧嫁娶、娱乐游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诗经》所描写、表现的对象。由此,《诗经》也开创了农事诗、田猎诗、征役诗、婚恋诗、政治美刺诗、战争诗、宴饮诗、祭祀诗等诗歌主题。由于,《诗经》不同的题材反映不同的社会生活,所以不同的观念也就蕴含在不同的诗歌主题中。透过《诗经》这面文学之镜,我们不但可以看到《诗经》时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并且可以使我们抵达他们广阔的精神视域,洞悉到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秉持的生活观念、婚恋观念、家庭伦理观念、政治观念、宗教观念。 论文正文可分为七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讲述选题依据,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进行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诗经》中所见之生活观念。在《诗经》农事诗、田猎诗、征役诗中蕴含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持有的观念,包括重农观念、天人合一观念、失时得时观念、以“勤”为美德的观念、好勇尚武、崇尚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安土重迁的家园观念以及贵“合”等生活观念。 第三部分:《诗经》中所见之婚恋观念。在《诗经》婚恋诗中蕴含着人们在婚恋生活中的爱情观念与婚姻观念。爱情观念包括:对爱情自由、大胆追求的观念;对爱情执着专一的观念;以及以礼制情的观念。婚姻观念包括:遵“礼”从“俗”的观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追求自主婚姻并存的观念;同姓不婚观念;与门第观念。 第四部分:《诗经》中所见之家庭伦理观念。《诗经》中所见的家庭伦理观念蕴含在多种主题的诗篇中,共同表现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爱等观念为人们所崇尚。 第五部分:《诗经》中所见之政治观念。《诗经》政治美刺诗、战争诗、宴饮诗中都蕴含着《诗经》时代人们的政治观念,具体有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尊贤重才、忠君爱国、厌战、礼乐致和等观念。 第六部分:《诗经》中所见之宗教观念。《诗经》诵祷诗、农业祭祀诗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诗歌蕴含着《诗经》时代人们的宗教观念,有至上神崇拜;祖先崇拜;以德配天;自然崇拜;怨天、疑天、骂天等观念。 第七部分:结语。总结《诗经》中所见观念的文化内涵及现代意义。
论农业合作化小说中的婚恋叙事
作者: 刘芳波  日期:2009-04-10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政治意图 婚恋叙事 历史语境 农业合作化小说 
描述:自1950年代开始至“文革”结束期间,创作农业合作化小说成为一股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文学潮流,在这个文学潮流里蕴藏着丰富的文学内涵,已有人从政治、文化和社会学等角度作了研究。本文从婚恋层面和叙事学角度切入分析,以为合作化小说中的婚恋叙事的主要意图乃是为了配合宣传合作化运动的正确性及意义。具体以《山乡巨变》、《金光大道》、《艳阳天》、《三里湾》、《创业史》等十几部长篇小说和若干中短篇小说为文本,并以《创业史》为典型例子分析这些婚恋小说中的婚恋叙事是如何表现政治主题的,探讨其叙事逻辑,阐述它的模式化叙事弊病,探寻形成这种叙事方式的原因,从中揭示出农业合作化小说中婚恋叙事的历史文化内涵。 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要从特征、后果和原因三个方面论述农业合作化小说中的婚恋叙事。第一部分从叙事学的“事件”和“叙述话语”角度分析合作化小说中的婚恋叙事特征是指向并服务于合作化运动的,并指出该特征具体表现在礼赞新时代的婚恋上,主要包括婚恋场所的公众化和择偶标准的时代化等方面。第二部分阐述婚恋叙事的政治指归带来的弊病:人物形象塑造上存在脸谱化倾向,而且人物的婚恋品质与道德品质、容貌长相呈对应关系,以及女性为衬托男性而存在;情节结构上有五种套路化叙事模式。第三部分探析形成这种叙事方式的原因,本文以为这既是客观的时代语境规训的结果,又有作家们主观上归顺的因素,他们通过改造叙事方式来完成这一叙事意图,包括改造延安时期以来的叙事模式,特别是化用战争文化思维和传统全知全能的视角等方式。 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合作化小说中的婚恋叙事这一文学现象,还原合作化小说这类时代性很强的作品以历史语境,试图从历史视野角度揭示时代语境对作家创作的规训作用及其带给文学创作的负面影响,以此拷问文学图解政治的极端功利性倾向。
古代游记的农史价值研究
作者: 徐臣攀  日期:2007-06-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畜牧及渔业 林木与花卉 种植业 农业环境 古代游记 
描述:论文对游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其起源与发展情况作了探究。认为游记是介于历史与文学之间的一种文体,其以记实、准确为基础,又不乏感情的流露;古代游记起源于先秦、形成于秦汉、晋魏南北朝、发展于隋唐五代、宋、元并且繁荣于明清;它反映的地域极为广泛,就国内来说西至西域诸国,东南可达南海地区;游记中大量有关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字记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史料。可以肯定,古代游记是农业历史研究的一类重要文献资料。 我们对古代游记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不同类型游记中农业史料的存在状况及游记农业史料的整体特征作了分析和总结。文章认为,旅行类、社会类、记述类游记中的农业史料颇为丰富,而相应的游览类、山水类、文学类游记中的涉农资料较为少见;游记农事资料总体上讲具有真实性、地域性、时段性、多样性和零散性等特征。 本文对游记中的农业史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并且就游记资料在研究农业生产环境、种植业、林木与花卉、畜牧及渔业时所能起到的作用作了详细举例论述和理性分析。研究发现,游记中气候、地貌、水文以及经济、政治、民风等方面的资料是研究农业生产环境的珍贵史料;游记中农作类型、作物种类、分布与变迁、耕作制度、种植技术等史料弥补了农书的不足,在研究种植业的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游记中的畜牧、渔业资料较为丰富,它不仅反映了地区畜牧业的状况还有力支持了宋元以来牧区逐渐萎缩这一史实;游记中有关林木及花卉的记载,更是为我们研究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分布与变迁、林业及花卉种类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史料。 通过论文的研究,期望能由此拓展农史的研究领域,丰富农业史研究内容和史料来源;并且对农史同仁更好地利用古代游记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先秦歌谣研究
作者: 赵叶花  日期:2007-05-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深层文化 诗歌形式 诗教 艺术特质 中国诗歌史 文事 文史通义 杂体诗 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化蕴涵 
描述:先秦歌谣作为众多先秦典籍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非常深广的文化蕴涵和十分明显的艺术特质。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绪言,就先秦歌谣的研究现状略作介绍,并指出,先秦歌谣的研究仍待深入。 第一章,先秦歌谣概述,对先秦歌谣的概念进行鉴定,并在揭示先秦歌谣的一般性特征基础上,梳理了歌谣在先秦时期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对先秦歌谣的思想内容分类分析,并深入揭示其中的文化蕴涵。 第三章,论证了先秦歌谣的艺术特质及文化成因。即内容上强烈的现实政治针对性;传播上文事相依的特点;艺术上文简事阔却含蕴深远;风格上质直浑朴、厚重理性。这些特质形成的深层文化原因在于:首先,先秦歌谣突出的政治语用色彩与上古时期普通民众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广泛的参政权利有关;而先秦乐教、诗教传统和诗学致用意识,也影响了先秦歌谣政治功利色彩的形成。其次,文事相依的传播方式与先秦著述的传统征引模式有关,大量的先秦歌谣由于文史撰述的征引应用而得以保存。第三,文简事阔却含蕴深远的特质得益于先秦歌谣独到的事象把握功夫。第四,质直风貌的形成与先秦早期文学的特征以及先秦时代浓厚的道德理性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 第四章,论述了先秦歌谣的地位及影响,特别是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独特作用和影响。先秦歌谣形式的繁复密细既为我国正体诗歌形式的确立奠定了广泛的基础,同时也为形形色色的杂体诗的形成,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其孕育、滥觞之功是不能抹煞的。
< 1 2 3 ... 10 11 12
Rss订阅